1.中国冬奥会冠军的故事有哪些?

2.冬奥会人物事迹简短怎么写?

3.中国冬奥会冠军的故事有哪些

4.冬奥会人物事迹简短有哪些?

5.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你有什么油然而发的感想?

6.冬奥会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你觉得这个闭幕式举办的成功吗?

7.冬奥会的内容写什么呀?

冬奥会成功申办故事,冬奥会申办历程

来源:人民日报

本版制图:汪哲平

1月1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以下简称遗产报告集)发布,从 体育 、经济、 社会 、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共7方面,全面梳理总结冬奥筹办6年多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副部长王仁华表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遗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多方面筹办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的遗产,使广大人民群众提前受益,带动了城市和地区发展,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主办城市和区域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工作推进——

集众家之智,汇各方之力

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为主办城市和广大民众带来长期、积极收益,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精神,也是成功办奥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冬奥组委各项工作在规划阶段就融入了遗产理念,并贯穿筹办始终。2019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发布,制定了 体育 、经济、 社会 、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方面遗产目标和35个领域的重点任务,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创造、管理和运用筹办成果,创造丰厚的冬奥遗产。

冬奥遗产工作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需要集众家之智、汇各方之力。2018年11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北京冬奥组委各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单位,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各自所长,同步规划和推进各领域遗产工作。

北京冬奥组委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交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将奥运遗产理念和规范应用于冬奥筹办工作实际,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遗产。

成果展示——

借冬奥东风,绘冰雪画卷

在同步规划、同步创造的同时,冬奥遗产工作注重定期总结成果,发布报告。此次发布的遗产报告集将制作成宣传展板、手册和宣传片,在赛时全面立体展示北京冬奥会筹办成果和亮点。

王仁华表示,部分筹办成果转化为现实,已经在全国描绘出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走向现实。最新数据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到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以场地设施建设为基础,冰雪竞赛表演、冰雪会展、冰雪装备制造加速发展,冰雪 旅游 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国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0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将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纳入教育教学,点燃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借助冬奥会的东风,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带动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冰雪运动,将为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清华大学 体育 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说。

愿景成真——

两地三赛区,展现新面貌

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王仁华表示,北京冬奥会传承利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将充分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速主办城市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北京冬奥会对主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将留下丰厚遗产。冬奥筹办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北京冬奥会打下了美丽中国底色。通过推进各省市协同治理,实施治气、治沙、治水攻坚战,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进低碳管理,在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能源和碳中和方面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京张两地三赛区的新面貌、新气象也成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科技 ,为冬奥筹办增添了一抹亮色。王雪莉认为,冬奥场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突出 科技 、智慧、绿色等特点,形成了多项国内专利技术, 探索 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科技 助力冬奥备战,整体上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

据介绍,系列遗产成果报告还将发布国际版,旨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将是北京冬奥会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王仁华说。

什么是“奥运遗产”

通过举办奥运会等 体育 赛事活动,为公众、城市和区域以及奥运运动发展创造或加速带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长期收益——这是国际奥委会《遗产战略方针》对“奥运遗产”的界定。

国际奥委会在其网站上,整理了多届奥运会留下的遗产,最早可以查询到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当时开幕式上首次放飞和平鸽,这一仪式此后历届奥运会均有沿用。但在当时,奥运遗产相关概念并未系统、明确提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1日 第 15 版)

中国冬奥会冠军的故事有哪些?

1、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

2、2018年2月9日晚8点,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平昌奥林匹克广场拉开帷幕,为期17天的冬奥会正式启程。韩朝运动员将举半岛旗共同入场。

3、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4、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城市是瑞士的圣莫里茨、美他国的普莱西德湖、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圣莫里茨举办1928、1948年冬奥会,普莱西德湖举办1932、1980年冬奥会,因斯布鲁克主办1964、16年冬奥会,均为两次。

5、2017年7月,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法国巴黎承办2024年奥运会,由美国洛杉矶承办2028年奥运会。

6、阿拉木图是史上第六个连续三次申办冬奥失败的城市,另外5个分别为芬兰的拉赫蒂、瑞士的锡永、保加利亚的索非亚、瑞典的厄斯特松德、西班牙的哈卡。

冬奥会人物事迹简短怎么写?

中国冬奥会冠军的故事

1、武大靖

2022年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武大靖的带领下拿下了金牌,这是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斩获的首枚金牌。这也是武大靖个人的第二枚奥运会金牌。在2018年举办的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收获的首枚且唯一一枚金牌。

在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连身体触碰的机会都不给对手就“轻松”夺冠,被网友誉为“风一样的男子”。很多人把他的成就归结为天赋。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种种完美、奇迹的背后,也有着挫折、心酸,甚至是伤痕。

2、王濛

实力超出同时代运动员一个档次的王濛是中国的冬奥多金王:2006年都灵冬奥会,22岁的王濛加冕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来到职业生涯黄金期的她一举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三枚金牌。

3、周洋

天赋异禀的周洋和王濛一起构建了中国短道速滑最黄金的年代。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19岁的她冲破3名韩国选手的围追堵截,以绝对优势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并获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2014年索契冬奥会,从抑郁中走出的她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强势卫冕了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

4、任子威?

2022年2月7日,北京冬奥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打响,任子威以1分26秒78的成绩斩获冠军,为中国队夺得第二枚宝贵的金牌,也帮助中国队实现了冬奥历史上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任子威出生于19年,是95后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在冰场上一往无前的任子威有两个外号。一个是“劳模”,这是因为他一直是队友和教练眼中最勤奋的那一个。

5、谷爱凌

2月8日,谷爱凌摘得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这是谷爱凌的首个冬奥会奖牌,也是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第三金。?

每次站上二三十米高的跳台,她都会本能地紧张。做危险动作的瞬间,她也会有一定的恐惧,训练时摔倒受伤时她也会感到挫败。可每次动摇时,她都会静下心问自己:真的热爱一件事,我会为它做什么?她给自己的答案是我要付出我全部之所能。

最终,以梦为马的谷爱凌,终于一跃惊鸿,以逆天动作夺冠。在媒体的追捧报道下,她近乎开挂一样的人生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她为梦而战、不负韶华的励志故事,也激励了无数人。

中国冬奥会冠军的故事有哪些

1、谷爱凌——雪道之上,自由飞翔。

谷爱凌自小就极其自律,为了参加训练,每周坐4小时车赶往滑雪场,永远热情高效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自助者天助之”,因此,她能不断摘得各种滑雪赛事的桂冠并取得斯坦福大学的入学资格。

超强的自控力与不停息的刻苦练习,让谷爱凌的人生如开挂般精彩非凡。

2、范可新一一王者归来,圆梦北京。

2022年北京冬奥会,范可新所在的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队战胜群雄,为中国夺得首金。鲜花和掌声背后,有她不惧风雨、勇往直前的身影。年少成名的范可新,差点因贫血症退役,此后又不断限伤病作斗争,克服重重苦难后,才回到了短道速滑队。

她的经历可以说明,成功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而会辅满荆棘。真正的勇者,会把荆棘丛林看做铺满鲜花的原野,步履坚定往前走,即便身上伤痕累累,也会咬牙坚持,绝不回头。

3、武大靖一一状态回升,力争卫冕。

作为本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武大靖在2017年赛季就被国际滑冰界公认为“冲刺之王”。

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面对中国队金牌数为零的战绩,武大靖的压力可想而知。命运置我于深谷,我便借比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奇迹。

顶住压力迎维而上,压力便会化为催人前行的动力。孤军奋战的武大靖一骑绝尘,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他曾说过:“人生一旦有了目标就应该不顾一切地去努力,这就是我自己的初心。

个人简介

谷爱凌的父亲是美国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母亲谷燕是北京人,本科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后前往美国留学,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曾是滑雪教练。 姥爷谷振光曾是中国名校足球主力。

姥姥冯国珍是交通运输部退休干部,从小教谷爱凌说汉语、吃中餐,给她讲中国故事,谷爱凌也时常随母亲回北京度,加上谷燕特别重视对谷爱凌的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从小就流连于北京胡同里的谷爱凌不仅中文流利,绕口令也颇为地道,她也称自己是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妞。

冬奥会人物事迹简短有哪些?

一,苏翊鸣苏翊鸣,男,2004年2月1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2018年,苏翊鸣入选跨界跨项单板滑雪国家集训队。 2019年,苏翊鸣代表山西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并先后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冠军。 2021年,苏翊鸣在单板滑雪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上夺得个人首个国际赛冠军。 2022年,苏翊鸣获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亚军,成为中国男子第一位单板滑雪奖牌得主。在2022年2月7日于张家口赛区进行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银牌,书写中国冬奥历史。一、任子威任子威,19年6月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 。2014年3月,首次参加国际比赛的任子威获得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3000米接力冠军 ;10月,任子威入选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2016年,任子威成为中国队第一位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全能冠军 。2017年,任子威获得2017年札幌亚洲冬季运动会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 。2018年,任子威获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亚军 。2021年,任子威相继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日本站男子1000米冠军、短道速滑世界杯匈牙利站男子1500米冠军以及短道速滑世界杯荷兰站男子1500米冠军 。2022年2月,任子威与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该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2022年2月7日,任子威以1分26秒768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三、李文龙李文龙,2001年2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2019年,李文龙进入中国短道速滑队。2020年12月,李文龙夺得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1500米金牌,首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 2022年1月15日,李文龙入选中国短道速滑队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正式名单。 2月7日,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以1:29.917的成绩获得亚军,成为第一位在冬季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山东籍运动员。

最少也有个十几二十种吧,特别就是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的

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你有什么油然而发的感想?

冬奥会人物事迹简短有:布莱德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当中,由于领先自己的四位选手悉数摔倒,这位命运的宠儿突然从比赛的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为澳大利亚赢得了首枚冬奥会金牌。

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迅速登上了当地所有重要报纸的头版。在澳大利亚这个酷的国度当中,人们甚至开始将布莱德伯瑞的成功比作美国冰球队1980年冬奥会上战胜前苏联队的神奇一役,后者一直被人们盛赞为“冰雪奇迹”。

奥运会故事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1894年06月23日,当被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

冬奥会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你觉得这个闭幕式举办的成功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是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契机。?

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值壬寅新年,这是中国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家”过年,感受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到会徽冬梦”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以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观,讲述了中国的发展故事,像世界传递了中国价值。?

世界上第一条360度雪地雪橇跑道、帮助运动员备战的风洞实验室,以及首都体育馆利用声音和光电技术创造的“最美的冰”,都集中在科技创新上。中国以更高的标准为冬奥会冠冕树立了璀璨的明珠。从冬奥有比赛场馆建成到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公路开通;从许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从一些项目从有到强再到实力雄厚,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的魅力。

2022北京冬奥会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展现了大国风,无论是从舞台灯光效果还是设计元素都延续北京奥运会特点,从整体上看,北京奥运会给人最大的体会是震撼,大气,比较,营造一种大国、强国的的氛围,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东道主,冬奥会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招募2.7万名志愿者,61.6万人积极报名。81%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学生,以优质的服务诠释“奉献、友谊、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展示中华文明的友好形象。

24个节气,第24届奥运会,20:04开幕仪式开始,24分中国队出场,这种细节控,也许只有中国人懂。对细节的关注,就是最浪漫的情怀。

开幕式的一个个细节无不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的故事从24节气开篇,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4节气被转化为“倒计时”,以“雨水”开始,以“立春”结束。总导演张艺谋还提倡使用古诗词和谚语。他说,“再也不会有哪个国家使用古诗词作为倒计时了”。网友拍摄的郑州高铁站动车启动,酷似惊蛰万物复苏,也给主要创作者带来了灵感。外部拍摄团队随后使用该镜头拍摄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照片。最后,充满中国当代气象的动态画面与24节气和古诗相呼应,端庄大气的倒计时环节将古老中国和现代中国传达给了全世界。?

在开幕式上,满目春色将希望、昂扬、积极传递给了观众。那轻柔多姿的唯美《立春》,393根10米长、5斤重的发光杆惊艳了世界。从绿意盎然的春草,到银白色的蒲公英,都是发光杆完成。而控制杆的人是山东武校的393位学生。张艺谋总导演在访中说:“中国人讲的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讲的是生生不息,我们在开幕式不仅要讲冬奥会,还要讲中国人的时间观、宇宙观,尤其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生生不息的概念十分重要。”?

中国元素贯穿其中。一滴水墨晕了过去,幻化成了黄河水。从天而降,覆盖了整个舞台,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浸入在普通百姓家中的中国元素也来了。张艺谋说:“演唱奥运会会歌的孩子们都来自大山里。他们的衣服上有‘虎头’图案。唱主题歌的孩子们服装上的图案是河北的窗花,窗花代表和平。”除此之外,还有引导牌上的中国结雪花,运动员入场仪式的“中华之门”和“吉祥之窗”上展示的中国传统图案等等。?

中国故事的主角是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副主任陶文婷感慨地说,此次国旗传递共有176名代表,其中包括56个民族的代表和北京、天津、河北各行各业的代表。当国旗移交给全国优秀***员盛阿伟、全国劳动模范徐振超、全国道德模范郭万刚、“七一奖章”获得者麦麦麦提江·吾麦尔、航天英雄景海鹏、边防英雄祁发宝时,72岁的许振超先生双手颤抖地举过国旗。他说,”我就是很激动。”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和自豪吧。?

08年的飞天点火炬,原以为是审美天花板了,时隔14年,正当大家都在猜,并且非常期待今年的点火炬方式会怎样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微火炬”再次传递了我们的骄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看着我们大民族成长得越来越壮大时,必然有人会眼红,会给你使绊子。曾国藩在人生巅峰时懂得节退以保全家安生,懂得在锋芒毕露时懂得收敛以保全家康泰。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善待别人;越优秀的人,格局就大。“微火炬”代表了“我”的心,以小看大,“我”要和平共进。?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人热血沸腾。与十四年前北京奥运会相比,今天的冬奥反映出的是中国人心性的升华:褪去了初生牛犊的骄躁张扬,成长为巍峨猛虎而细嗅蔷薇。回望当初,画卷、汉字、戏曲、丝路、礼乐、太极等传统元素贯穿开幕式始末,睡眼惺忪的东方雄狮太急于向世界展示他的骄傲;而如今,已在国际上牢牢站稳脚跟的中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一种含蓄内敛的方式,完美诠释了中国式浪漫,彰显了文化自信。从“二十四节气倒时”“传递国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再到“五环破冰”一语双关,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情节。而当外国友人惊叹之时,我们只是心照不宣、相视一笑。从08年的“我”到22年的“我们”,从个体实力的表现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积极展现出了大国担当。

以体育之名将世界人民聚于一堂,以拼搏汗水重整气势浩荡,这是奥林匹克被赋予的独特现实意义。也正因此,本届冬奥会上,奥运格言在原先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更团结”三个字,奏响了时代凯歌。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桥梁,是纽带,它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此刻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它呼吁我们怀揣着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秉持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决心,推动疫情下全球的合作与重建;它庄严宣誓我们是对手更是朋友,既是世界的恢复与构造,就须由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共同奋发。可以说,冬奥会为疮痍和废墟打开了一扇窗,让各国各地区的人民看见光。我相信,只要深刻贯彻并积极延伸奥运会的“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精神,我们一定可以迎来诗和远方。

“3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实现。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共同拥抱美好未来。

冬奥会的内容写什么呀?

非常成功!正如闭幕式上解说所言: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

闭幕式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有这些。

▲一开始24个孩子提着雪花造型的灯笼在冰天雪地里欢快嬉戏,24个孩子象征着24届冬奥会,也是开幕式“24个节气”的延续。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是“一朵雪花的故事”的上下篇,闭幕式上很多创意都与开幕式相呼应。

▲无数条红色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往“鸟巢”,汇聚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冰车也在舞台上画出了一个中国结。

▲随后各国运动员代表挥舞着国旗入场,经过一道冰晶组成的门廊时,仿佛是从童话里的冰雪世界穿越而来。踏着《欢乐颂》的伴奏,各代表团运动员入场,走到中国结图案上。

▲闭幕式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折柳寄情”,80名舞者缓缓入场,一束束柳枝在她们脚下呈现,更多人环抱闪光的柳枝走向舞台中央。整个场景充满诗情画意,唯美动人,非常浪漫。折柳是我国古代流行的送别方式,用于闭幕式非常合适。通过现代技术展现出来,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在开幕式上戴着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的阜平孩子们,换上了冰蓝色绣花双鱼服(寓意年年有余)再次登上舞台,用希腊语献唱奥林匹克会歌,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奥林匹克会旗缓缓落下。

▲2008“梦幻五环”与2022“大雪花”同框,表示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主火炬熄灭时,雪花从地面飞起飘向观众席,这就是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燃环节的倒放。开幕式时是雪花汇聚成的一个主火炬,闭幕式是雪花往外延展。所有雪花从地面腾起倒放着飘向空中,飘到鸟巢上空时雪花变成了暖色,像一朵朵火光和北京的灯光交相辉映。

闭幕式的文艺节目,就是一场视觉盛宴,传统和现代结合,中国与世界相连!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我对于冬奥会哪个项目的期待,冬奥会举办的意义。

例文:

不知是因为原来的冬奥会不在寒时举行,还是不曾注意,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关注冬奥会。没想到冬天里的运动是那么的精彩,冬天的故事格外的动听。

其实这一届的冬奥会刚刚开始时,我对有关“冬奥会”的消息都不知道呢,直到2月15日的双人花样滑冰预赛,第一个出场的申雪、赵宏博获得了双人花样滑冰短节目的历史最高分的时候,我们全家才开始关注起第二十一届温哥华冬奥会。

2月16日,申雪、赵宏博夺冠已经不是我的愿望,我期盼着双人花样滑冰的领奖台上出现三对中国选手,希望中国能包揽双人花样滑冰的金、银、铜牌。结果与我的期望差不多,申雪、赵宏博获得金牌,庞清、佟健获得银牌,有一点点可惜的是,张丹、张昊在表演时出现了失误,无缘奖牌。

温哥华冬奥会已经是申雪、赵宏博参加的第四届冬奥会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都无缘金牌。如今,两人年龄之和已经接近七十岁,在他们人生中最后的一个冬奥会上,一枚金牌终于为他们的运动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扩展资料

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

1986年,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每两年间隔举行,1992年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届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的冬奥会。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每四年一届。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