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英荷战争?

2."唐斯之战"荷兰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为何会惨败?

3.荷兰独立战争的历程:经过八十年苦战赢得了独立

4.19世纪70年代初西班牙王位继承全为导火线爆发力了争霸欧洲什么战争

5.尼德兰和西班牙的战争共有几次?时间是?

荷兰西班牙战争_荷兰 西班牙 战争

英西战争(1585-1604):

早在16世纪后期,当时西班牙的国力远比英国强大,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希望在欧洲和美洲建立一个天主教的大帝国,与此同时,时任国王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他做对,不但在英国恢复新教圣公会信仰,还拒绝了腓力二世的婚姻请求。西班牙国王便出动“无敌舰队”于1588年夏对英格兰进行攻击,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仅仅是英西20多年战争中的一个开始,事实上,在这次对抗中,仍然是西班牙方面占有优势,除了1589年英格兰出动雇佣军支持葡萄牙流亡人士(1580-10年葡萄牙遭到西班牙的兼并)进攻里斯本以失败告终外,英军一直没能也无力进攻西班牙本土,支持西班牙的控制法国北部的天主教吉斯家族也同样在这一阶段把英格兰在西欧平原的最后一片据点----加莱地区给全部占据。英格兰在海战方面亦处于劣势,1589年和1595年至1596年的海军战役尤其损失惨重,1590年至1591年在亚速尔群岛以及1597年英格兰的海盗也遭打击。1595年一支西班牙袭击队在康沃尔登陆,并将该郡的大部分地区投入战火,这是历史上少数次外国军队在英国登陆的事件之一。总体来说,16世纪末17世纪初对西班牙和其支持者的战争,仍属于英格兰的自卫战争。

1604年伦敦条约签订后,1618年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北德-北欧路德宗集团引发的30年战争打响,这一场战争才真正导致西班牙帝国的衰败(因为西班牙在海上和陆地两方面针对奥地利的支持都宣告失败);英格兰在早期由权臣白金汉公爵的支持下对新教方面有过几次雇佣兵作战性质的有限而且失败的军事行动,白金汉公爵于1628年遇刺后,英国事实上无力再对欧洲大陆进行干涉,而是进入了一场和三十年战争几乎平行的内战,故30年战争英格兰获利为0。

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16-1667,1672-1678):第一次起因是当时的克伦威尔当局制定了《航海条例》,并不断挑衅荷兰商船护航队,引发了战争,英国采取了封锁荷兰沿海的战略,而荷兰当时则采取了较为错误的战略部署(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北海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故最终为英国获胜。第二次发生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出现财政困难的时期,此次以荷兰的获胜告终,荷海军最终顺泰晤士河突入伦敦进行炮击,破坏英国船坞,最终让英方修改了《航海条例》。第三次,事实上属于法荷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望兼并荷兰,花了40W镑重金贿赂了英王查理二世支持其对荷作战,同时英王查理二世希望恢复天主教故亦希望获得同是天主教的法国的支持,最终的结果是,英法海军联合进攻荷兰受阻,英荷单方面提前媾和,英国获得大笔赔款,而法国后来则在这战争中空手而归。

针对法国为主的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688 - 1697;1701-1714):

这才是让英格兰在欧洲获得全面优势的战争。

这也事实上是法国挑起的战争,1687年路易十四趁神圣罗马帝国在东边针对土耳其的战争刚获胜,主力部队仍在东部边境的情况下大军袭击了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包括英国,西班牙,荷兰,勃兰登堡在内的其他国家对法国深表震惊,都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在大同盟战争中,英国海军几乎是全歼了法国海军。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绝嗣,法国波旁家族和神圣罗马的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继任王位展开争夺,英国,荷兰和勃兰登堡等再次支持神圣罗马,战争亦造成西班牙境内大规模内战,最终英国夺取了法国原本的海外殖民地,同时获得了西班牙的海外贸易专营权。

什么是英荷战争?

荷兰独立战争 尼德兰北部荷兰等省摆脱西班牙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尼德兰(相当于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56年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退位后,尼德兰划归其子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腓力二世在尼德兰任意侵害各省的传统权利和经济利益,残酷迫害新教徒,引起社会各阶层不满。以威廉(奥兰治的)为首的贵族纷纷组织社团向政府请愿。激进的加尔文派教徒在传教活动中展开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宣传,并开始组织武装。1566年8月,尼德兰各地爆发反对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独立战争揭开序幕。至同年10月,起义者达数万人。由于资产阶级和贵族同盟的动摇和妥协,次年起义被阿尔瓦公爵镇压。阿尔瓦在尼德兰实行恐怖统治,设立"除暴委员会",搜捕、迫害起义者,约1.2万人被杀,一些温和派贵族与资产阶级首领也被处死。威廉退避德意志,在那里招募军队,企图以武力推翻阿尔瓦的恐怖统治,未果。以路易为首的"乞丐同盟"在北部沿海组建"海上乞丐"游击队,以装备有枪炮的轻便船队展开机动灵活的海上游击战,打击西班牙军队。1572年,"海上乞丐"游击队攻占布里尔港,在尼德兰获得战略基地,进而占领荷兰与泽兰省,并推举威廉为两省执政。同年底,阿尔瓦率军围剿,攻占纳尔登等地,并于1573、1574年先后围攻哈勒姆和莱登城。1574年8月3日,威廉指挥起义军掘开海堤16处,淹没莱登郊区。西班牙军队损失惨重,被迫撤退。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推翻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11月8日,以威廉为代表的荷兰、泽兰省与南方各省签订旨在恢复南北统一的《根特协定》,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由于双方在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加之西班牙的军事压力,1579年1月,西南几省贵族同盟宣布承认西班牙对尼德兰的统治,北方各省则成立"乌得勒支同盟"。1581年,北方七省代表组成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亦称荷兰共和国)。联省共和国与英、法结盟,继续与西班牙作战。1609年,西班牙与联省共和国缔结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独立。(刘城《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

"唐斯之战"荷兰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为何会惨败?

1652~1674年的英荷战争发生于十七世纪中下叶,历时二十余年的英荷战争,是新兴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与独占海上霸权而且“海上马车夫”——荷兰之间的海上争霸战。荷兰不敌英国,英国成为海上新霸王。这次大海战,也把海上霸权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度掌握世界商业霸权。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然而荷兰资产阶级并不以高额的商业利润为满足,还力图从海外活动中占领土地。1619年,荷兰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得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它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淡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民办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荷兰独立战争的历程:经过八十年苦战赢得了独立

"唐斯之战"荷兰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为何会惨败?我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唐斯之战,也可以被称之为唐斯海战,这是八十年战争与三十年战争的组成部分,这起战争发生在1639年10月21日。荷兰的海军舰队成功将西班牙海军统帅奥坤多所率领的一支由77艘西班牙以及弗勒芒大型战舰所组成的船队。这次海战结束之后,西班牙损失惨重,放弃了征服荷兰的企图,同时荷兰也赢得了海上强国的声誉。

10月21日,特罗普行动了,一百多艘战舰从南、北两条水道冲入唐斯锚地。火炮、纵火船、接舷、荷兰人的三板斧砍向西葡联军。77艘战舰被117艘船堵在狭窄的锚地内一通猛揍,烟焰胀天、遮云闭日。联军中最大的战舰圣·特里萨号被击中起火,爆炸沉没。当时欧洲海军中名列前茅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表现的就像鱼腩一般,任人宰割。77艘战舰只有奥昆多海军上将率7艘战舰设法趁着燃烧的浓烟逃出,于11月1日返回敦刻尔克。据估计西班牙人在海战中损失43艘舰船,死亡约6000人;荷兰的损失是10艘纵火船,死亡约1000人。

这次海战,标志着世界海军力量的重大转折,西班牙因这次海战在三十年战争之后的进程到18世纪初,都未能重建其海军优势,荷兰彻底取代其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西班牙人再也无力扑灭北方七省的“反叛之火”,不久双方达成和解,西班牙承认了北方七省的独立。此战也使得特罗普赢得了极大的声望他成为了荷兰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并晋升上将,成为荷兰海军的精神领袖。

但唐斯海战发生在英国领海范围,公然破坏英国的中立立场,对于英国来说,海军无力干预是一大耻辱。英国对这次事件的怨恨可能对后来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初西班牙王位继承全为导火线爆发力了争霸欧洲什么战争

八十年战争(荷兰语:Nederlandse Opstand, Tachtigjarige Oorlog; 西班牙语:Guerra de Flandes, Guerra de los Ochenta A?os),西班牙帝国称之为低地国叛乱。这场战争发生于1568年-18年,是尼德兰联邦清教徒反抗西班牙帝国统治所展开。与西班牙帝国不同,荷兰共和国所属尼德兰联邦本为松散,为了此战争,联邦出现前所未有的团结,而领导者为贵族威廉·奥兰治。

 自发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安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起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1568年,奥伦治亲王从国外组织一支雇佣军进行了有限的战斗。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普遍发动起义,将西班牙军队驱逐出境,到1578年几乎整个荷兰和泽兰都获得了独立。最重要的几次战役是哈勒姆保卫战(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尔克马尔保卫战(1573年)、莱顿保卫战(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人的战役(1578年)。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举行起义,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同仇敌忾,给西军造成重大伤亡,但终因弹尽粮绝而陷落。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军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在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击队水淹西军,西班牙军队才仓皇逃窜。

 召开

1576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召开,11月8日北南双方缔结《根特和解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 *** 。政权落入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人士手中。三级会议对西班牙采取妥协态度,使得尼德兰各地爆发新的起义,反西斗争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1577年,南方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奥伦治亲王手里。他坚持用妥协的办法统一全国,依靠雇佣军,反对以武装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结果是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压制、排斥和打击革命势力,积极的革命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手工业者、熟练工人等)大批迁入北方。

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布要联合行动,“像一个省那样”,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1581年7月26日,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称“荷兰共和国”。

从1581年起,西班牙军队对南方发动反扑。1585年3月攻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保卫战持续13个月最终陷落,南方革命失败。1587年,荷兰共和国和英、法结成同盟,共同抗击西班牙,使荷兰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战役是纽波特会战(1600年)、西军攻克奥斯坦德之战(1601—1604年)、在上艾瑟尔和聚特芬反击西班牙统帅斯皮诺拉进军之战(1606年)以及荷兰海军获胜的直布罗陀海战(1607年)。长期的战争和多次失败,特别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元气大伤,极为虚弱,被迫于1606年同荷兰共和国谈判,并于1609年4月签订所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战期满后,战争重新爆发,并成为“30年战争(1618—18年)的一部分。18年在签订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同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西班牙终于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独立,承认尼德兰南部归荷兰共和国。

尼德兰和西班牙的战争共有几次?时间是?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Spanish Succession,1701年 - 1714年)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背景:曾经在15至16世纪时称霸欧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后渐渐没落,而欧洲新兴的列强,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均对西班牙的领土虎视眈眈。而战争的起端就在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在查理二世死后绝嗣,而查理二世死前,遭群臣挟制,于遗嘱宣明传位外甥安茹公爵腓力,腓力同时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次孙。这引起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后来的皇帝查理六世)继承,因此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其对法宣战,并夺回西班牙的王位。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数个德意志邦国、萨伏依(就如一战时的意大利,很快便投向敌方)组成同盟;而神圣罗马帝国(当时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则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葡萄牙以及数个德意志小邦国及大部份意大利城邦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数个德意志邦国、萨伏依(就如一战时的意大利,很快便投向敌方)组成同盟;而神圣罗马帝国(当时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则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葡萄牙以及数个德意志小邦国及大部份意大利城邦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

战争进程:早在1701年,法国军队与奥地利军队在未宣战时已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上部署。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后,两方部队正式开战。1702年 - 1704年,双方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面上不断发生战事。 1702年夏季,法军曾进逼莱茵河,但却几乎被约翰·丘吉尔所统率的英荷联军包抄,只得撤退。该年9月,法国与巴伐利亚盟军再攻莱茵河,成功突破防线,进逼奥地利。但是在1702年10月23日,西班牙舰队在维哥湾海战里被英荷联合舰队歼灭,在1704年,英国海军更攻占了西班牙南面的直布罗陀,西班牙本土受到威胁。该年8月13日,奥英盟军在萨伏依的欧根亲王与约翰·丘吉尔统率下,集中兵力,在豪什塔特附近攻破法巴联军,巴伐利亚的防线崩溃,巴伐利亚只得退出战争。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欧根亲王再度统领的奥军于意大利的都灵近郊大败法军,法军只得退回本国。该年,法军在荷兰的拉米利地区又被反法同盟所败,弗兰伦德地区被反法同盟所夺。战事发展至此,形势对法国极为不利。战事发展至1706年,法军几乎陷入绝境,但此时却出现了柳暗花明之局。反法同盟在西班牙发动进攻,成功在1706年迫使腓力五世退出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并让查理大公在1706年7月2日入主马德里。正当反法同盟以为胜券在握之时,法军于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尔曼萨击败加尔韦伯爵马絮的所部,并乘胜进占西班牙的大部份地区,腓力五世在西班牙的地位得到巩固。1707年7月,法军于土伦大败欧根亲王。但在1708年7月,由约翰·丘吉尔与欧根亲王指挥的联军于奥德纳尔德会战再度击溃法军,使战事开始僵持。1709年7月11日双方部队在荷兰的马尔普拉凯近郊决战,法军战败,但反法同盟亦受到重创。战事自此进入完全胶着状态,在随后五年里(1710年 - 1714年),双方都只打消耗战而避免再度决战。战事发展至1710年,反法盟军虽然有着兵力上的优势(盟军共有16万人,法军只有7.5万人),但却不再主动进攻法国。这是因为反法同盟的主力英国鉴于俄国于同期的大北方战争(1700年 - 1721年)中获胜,为防俄国从此称霸北欧,必须赶快对法停战,以抽身制衡俄国。因此英国开始独自与法国进行和谈,停止对法的战事。而由于英国态度的转变,反法同盟各国都停止了主动进攻,逐渐与法国停战。同时间,在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即位,是为查理六世,这使得查理对西班牙王位要求的合理性降低。因此,在1713年4月11日,法国与除奥地利外的反法同盟各国,即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而在1714年,法国再与奥地利签订《拉什塔特和约》。而西班牙方面,则于1713年7月,与英国签订《英西条约》及《西班牙-萨伏依条约》;1714年6月,与荷兰签订《西荷条约》;1715年2月,与葡萄牙签订《西葡条约》。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影响:神圣罗马帝国在三十年战争后,本已变得四分五裂,趋向灭亡,但这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却挽救了神圣罗马帝国,使得帝国内各邦国独立的气焰稍为减少。而德意志最主要的邦国勃兰登堡邦国的腓特烈三世则借由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由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那儿取得了普鲁士王国的地位,从此踏上强国之路。虽然西班牙王位最后被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但《乌得勒支和约》规定了法国与西班牙不可合并,法国在这场战争里亦损兵折将。所以法王路易十四称霸全欧的计划被制止,从此法国被英国压在头上,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有所改观。英国在这场战争里大量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成功地巩固了海上优势,从而走上海上殖民帝国之路。荷兰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消耗大量国力,从签署《乌得勒支和约》后,得不偿失;尽管达到了联盟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阻止西属尼德兰落入法国人手中,摆脱法国的入侵,但战争中荷兰的运输业及贸易遭到巨大损失,也丧失其强大的海军。这个海洋大国在三次英荷战争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后,荷兰国力明显衰退,无力参与欧洲战争,不再被列入欧洲强国之列。

这场战争淘汰了三十年战争后所沿用的火枪及长矛方阵战术,以攻击力更强大的持燧发滑膛枪的步兵横队战术取代。交战双方开始使用爆炸弹和霰弹,使得火炮攻击的杀伤力更为巨大。后勤补给的效率因为新科技的发明亦大为改善,使得持久战变得更为可能。而交战双方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机动战与城塞战,这种战争的模式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有较大的突破。

事实上这准确来说,有2次,

第一次,是众所周知的“八十年战争”(中国教科书的称法是荷兰独立战争)。

第二次,是可能被忽视了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此次战争,由于先天弱智的哈布斯堡国王查理二世(1665~1700在位)把王位事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四之孙安茹公爵腓力(西班牙称之为波旁的腓力五世),所以此时西班牙属于路易十四之盟友,而荷兰则作为反法同盟之一员。

八十年战争(1568-18),值得注意的地方:

1、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在之前是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的共主联邦,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而低地(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原属后者的领土,由于包括荷兰在内、德意志一直是事实上的地方分裂状态、“神圣罗马帝国”作为国家一直是徒有虚名,所以宗教改革后,新教徒占优势的尼德兰由于事实上的分裂,保持稳定局势。

情况在1556年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出于对欧洲海权的重视,理查五世死后把尼德兰和西班牙一起传给了他的儿子腓力二世,把奥地利和欧洲内陆中部其他地方的皇权传给弟弟;腓力二世是以西班牙的行政和经济制度管理尼德兰,并且在尼德兰驻军,镇压新教徒,这让尼德兰局势变得日趋紧张。

作为荷兰地方贵族的威廉.奥兰治,也因为尼德兰在西班牙治下日益集权化而使自身利益受损,终于在1568年发动对受西班牙派遣来的阿尔法公爵的军事攻击,这是所谓“80年战争”之开始。

2、休战阶段(1609-1621),此时西班牙强硬而且勤奋的腓力二世已死,其儿子腓力三世是一个对政治军事缺乏兴趣和精力而且能力平庸的人,他把行政和军事权力主要都托付给权臣、地方总督和军官;荷兰共和国方面此时也出现了尖锐的国内矛盾----莫里斯奥兰治为首的传统军事贵族和大议长奥登巴内维特(记住此人,此人是东印度公司的发起者)为首的大商人集团日趋对立。

因为这些因素,双方于1609年签订停战协议。但这仅仅是在欧洲范围,在海洋和各海外殖民地,西荷之间的武装冲突一直都没停息过。

3、结局,1621年,双方再次爆发欧洲范围内的直接战争,和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北日耳曼地区之间的三十年战争几乎平衡的时间,战事主要是在西属尼德兰和荷兰共和国莱茵河之南的区域。令荷兰人失望的是弗兰德斯地区民众不支持他们与西班牙作战。直到今天,弗兰德斯和布拉邦特地区已彻底改宗罗马天主教,他们对(加尔文教徒的)荷兰的不信任甚至超过当年对西班牙占领者的憎恨。

最终的结果是18年在《威斯特法伦和约》里,西荷双方才实现真正意义的完全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