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青年天才足球_混血足球明星

中国足球运动员巴顿并非混血儿。巴顿全名巴顿巴顿,1995年9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是一位中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现效力于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巴顿自小在山东烟台接受足球训练,2010年进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梯队接受青训,并在2014年进入北京国安一线队,巴顿的成长轨迹和个人信息中没有提到有混血背景,国籍是中国,民族为汉族,这表明并非混血儿。足球运动员是指在足球运动中参与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在职业俱乐部或国家队中效力,通过参加联赛、杯赛和国际比赛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沈祥福带领的那届国青,曲波等一干少年追着风,让萨维奥拉等人苦苦追赶。

克劳琛带领的那支国青,成就了谭望嵩的惊艳突破、赵旭日的雷霆射门和朱挺的天外飞仙。

而现在的中国少年呢?他们已经不能追风,更多的时候是在抽风,步履蹒跚地追赶着别人,更可怕的是,我们追赶的不是巴西阿根廷,也不是德国意大利,甚至不是自己脑海中的劲敌日本和韩国,尽管人家早已经不把我们当成假想敌了。

我们追赶的是朝鲜,是约旦!乌龟能跑过兔子,是因为后者睡着了;但如果人家比我们跑得快、先起跑且注意力集中,而我们却酣睡在自己搭建的梦境里,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感到悲哀?带着沉重的责任感,本报记者奔赴全国去探寻———

危机

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现状何如,中国足协作为国内最高管理部门一清二楚。在2006年4月18日公布的《2006年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中国足协通过具体数字将目前国内青少年足球培养业已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之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危机做了充分的说明,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有希望,但不容乐观。

■俱乐部梯队发展不完善

据中国足协青少部透露,目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基本建设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足校建设、普通中小学校足球发展方面均存在着一定问题。俱乐部梯队方面,在对全国41家职业俱乐部建设的调查中,足协发现只有21家(占总数51.2%)俱乐部建立了完善的足球后备人才梯队体系。足协总结原因认为:部分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投资者频繁更换,他们只注重短期广告效益,不注重俱乐部长远发展;足球产业开发不成熟,俱乐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资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队建设中。

在各省市足校方面,足协的数字透露,全国足校发展的全盛时期是2000年,当时全国足校拥有量超过4300所,但是此后的6年里,这一数字急速锐减。对此,足协认为,原因在于国内足球职业化初期,俱乐部后备力量建设不完善,足校成为各俱乐部队的人才主要输送源,但是足校没有及时居安思危,忽视了与政府、教育部门的合作,得不到两方支持,造成人才亏空。其次,足校收费过高抑制了家长送孩子上足校的想法。一位足协青少部人士透露:“我们在欧美调查得知,参加竞技体育是他们的孩子们的脱贫方式,参加体育竞技项目的培养免费。而我国足校动辄收费几万。”原因三在于经营方式太过粗放。很多商家投资足校的初衷在于立竿见影地赚钱。因此在盲目收取高学费的同时,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系统的招生细则。为了收取学费,甚至不能做到严格把关,“交钱就上”成风,取材好坏被忽视。原因四在于家长投资的盲从。足球事业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家长送孩子成星的愿望。但是家长们忽视了足球规律,忽视了足球人才需要具备一定天赋、素质。而有些不负责任的家长甚至将足校视为淘气孩子的避风港、严学堂,这非常荒谬。

■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在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情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可以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非常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

■职业俱乐部重大轻小

据中国足协说,他们在选择1985年龄段青少年人才时,候选者有1800人。到选择1987年龄段时,只能从1000人中选择。而到了选择1988-1990年龄段人才时,可供选择的人数更少。时任国青队主帅的贾秀全曾经这样说:“选材范围在逐步缩小,教练员选材难度加大,基层青少年足球底子越来越薄。”足协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也承认,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日益匮乏、运动员文化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足协、体育局、教委以及职业俱乐部在具体工作中缺乏衔接、相互脱节,这使得相关工作难以顺畅进行。

这份报告显示,教委对学校足球教育的关注度、投入逐年降低。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主导思想偏重抓智育,限制体育方面的发展;公共场所减少,缺少进一步开展学校青少年足球的物质基础。此外中国足协还自我剖析,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部门对足球运动的开展进行管理,但当年大部分体育社团还是借助政府力量自上而下建立,因此足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是对政府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很难全力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进行具体管理。另外,职业俱乐部青少部资源匮乏———俱乐部更大的投资在一队,忽视梯队建设,使得梯队难以得到发展。

■忽视梯队西南“雄起”乏力

曾经涌现过姚夏、马明宇和魏新等一干国家队主力的重庆,这几年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成绩,只能用失败来形容,球队的降级就是最好的证明。

自从重庆力帆把球队从前卫寰岛手中买过来之后,“本土化、重庆化”就是尹明善一直追求的目标,但事实上,自从魏新之后,就再也没有一名重庆籍的球员在国家队站稳过脚跟。而坚持使用重庆球员也让球队的实力不足以在竞争激烈得近乎残酷的中超立足。原因很简单:这些球队自己培养出来的球员并不具备把球队支撑起来的能力,而看看唯一的一次足协杯冠军,高峰、姜峰等绝对主力,哪一个不是花大价钱从别的队伍挖过来的?

是力帆不舍得投钱?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力帆每年在青年队上的投入不能说是最多,但绝对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最大的致命伤在于:重庆从来就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很普及的城市,足球在这座城市的群众基础很难用“广泛”来形容。每年力帆选拔的梯队人数少得可怜,而随着成绩的逐渐下滑,人数还有进一步的萎缩。俱乐部的某位官员苦笑着摇头:“每年能招够梯队的人数就不错了。有时候我们还要专门去重庆其他边远地区的体校挑苗子。”而俱乐部在梯队的管理上显然也存在着不合理:据工作人员介绍,球队的主教练几乎很少下梯队指导,而梯队教练也很少向俱乐部汇报工作,这种窝在基地里闭门造车的培养方式,成材率可想而知。因此,重庆籍国脚在国家队慢慢消失,重庆力帆苦撑三年之后终于降级的现实更像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