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膀子抹油出来 哪个国家

2.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什么歌?

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4.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没有福娃

光膀子抹油出来 哪个国家

奥运会开幕式咋了-解密奥运会开幕式

是美属萨摩亚。

关于身上涂的油,内森也给大家解密说,那只是队里的婴儿润滑油,把婴儿润滑油涂满全身是他们的传统。他表示,大家觉得有意思就好,重点是他能借此向世界传播萨摩亚和波利尼西亚文化。

基本信息

在2021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汤加的皮塔已经不是唯一以赤裸上身、涂满椰子油的豪放形象出场的旗手,瓦努阿图代表团的旗手也做了同样的事。而在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美属萨摩亚的这位旗手再次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引人注目的太平洋风。

美属萨摩亚位于中太平洋南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由萨摩亚群岛的土土伊拉、奥努乌、罗斯岛、马努阿群岛,奥洛塞加等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多属波利尼西亚人,讲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美属萨摩亚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占有一席,由该岛居民选出,无投票权。美属萨摩亚土地贫瘠,仅出产少量的香蕉,椰子,薯类和蔬菜,粮食和日用品不能自给,财政严重依赖美国联邦财政转移支付。

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什么歌?

《我和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由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歌曲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创作。

《我和你》歌词比较简单,中英文部分各有42字及33字,先由刘欢主唱,然后莎拉·布莱曼演绎英文部分,再以普通话唱出中文部分,二人最后同唱英文部分作结。[1]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最终在开幕式的舞台上揭晓和“解密”,外界强烈推荐甚至呼声很高的歌曲全部落选,而最后的“谜底”《我和你》,词曲作者恰好是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

北京2008奥运歌曲全球征集共进行了4期,收到应征作品98871件。人们所熟悉并已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都是在这4次全球征集中诞生的,比如《永远的朋友》和《北京欢迎你》。但陈其钢的作品是什么时候加入其中的是一个迷。

尽管应征作品数量惊人,但因为非专业人士的作品绝大多数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冯晓泉

因此,从07年一直到08年年初,北京奥组委根据开幕式创意工作的要求,向数十位专业音乐人“定向征集”主题歌作品。这次征集邀请了国内外众多乐坛大腕:孔祥东、乔吉奥·莫罗德尔、陈其钢、谭盾、鲍比达、迈克·巴特、王力宏、周杰伦、冯晓泉、小柯、林夕、金培达、陈少琪等

《我和你》就是从这次定向征集中产生。2007年10月,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选委员会的评委们,对24首重点推荐曲目进行了审听,参加审听的所有歌曲,全部隐去歌曲名称和作者等信息,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定了8首主题歌候选曲目,并建议将“23号作品”确定为重点推荐曲目。

评委当时的评价是:这首歌简单好听、内涵丰富、温暖抒情、易于传唱;国际风格较强,中国味道浓郁,与开幕式创意主题和风格展示十分匹配。

2008年1月,北京奥组委负责人听取了主题歌曲征集评选的专题汇报,原则同意将“23号作品”作为主题歌重点推荐曲目,并进行保密处理。4月,最终确定这首歌曲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推荐曲目。因此,这首歌没有像

陈其钢

《永远的朋友》《北京欢迎你》一样,向社会推广。不过,这首歌的音乐在开幕式彩排中曾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但人们没有留意。

2008年8月3日下午,最后的主题歌评选活动在开幕式运营中心举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蒋效愚说,这是整个奥运歌曲评选的最重要活动,所有评委都要签署保密协议,要将悬念留到最后一刻。在公证人员的全程公证下,“23号作品”在北京奥运歌曲征集评审会议上获得评委们全票通过,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

因此,这首歌在事实上留给刘欢与莎拉·布莱曼的时间不到一周。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是陈其钢,中国现代音乐大师级人物。这位旅法音乐大师,曾获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的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并是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第一位非法国人担任的驻团作曲家,对中西方音乐的研究均有极高造诣,于2007年6月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我和你》之所以最终当选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奥组委执行副蒋效愚的评价,基本涵盖了它胜出的优势所在:走的是新路;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和友情;言简意赅,曲调简单易唱,温馨、人性化。

还有一个需要披露的内幕就是,“23号作品”本身的名字是《永远一家人》,在确定为主题歌候选曲目后,改名为《我和你》。

我和你 心连心 共住地球村

为梦想 千里行 相会在北京

来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歌谱

我和你 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Share the joy of lif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我和你 心连心 共住地球村

为梦想 千里行 相会在北京

Come on friend 伸出你的手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1

 星期六上午十点,我在三峡影都看了一部感人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此部**讲述了跑步冠军刘长春的故事。

 在1931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获得200米跑步的冠军,战胜了日本队员,日本因此不服气而对东北发起战争。日军把重要政治机构占领后,张学良校长要求解散东北大学。

 刘长春代表中国,和他的教练坐船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刘长春在船上加紧运动,而教练把他的练习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3小时。刘长春很不习惯。一天教练让他和外国人跳交谊舞,让外国人知道中国并不弱小,可他就是不去,偷偷跑去练习。此时,外面正好下着倾盆大雨,刮着暴风,他也要坚持练,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冲倒,也不向困难屈服……因为天公不作美,船要停泊在附近的一个港口停留,停了6天,终于又起航了,但再快的速度也不能按时到达,教练想了个办法,让船直达洛杉矶再去旧金山。经所有旅客同意后,终于按时到达,刘长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体育馆,参加开幕式。1932年7月31日是,100米赛跑开始了,刘长春因没有经验而未上线,有些中国官员让他不要比200米了,免得又被人笑话,但刘长春没有这样做,仍继续参加,绝不放弃中国奥林匹克破天荒第一次。比赛中他打破0的突破。

 看完这部**后,我差点落泪了,太感人了!尤其是去洛杉矶的那一段,曾有日本人要把他收买,给他很多好处,但他不受任何影响,只替中国参加比赛,他的媳儿都不管,整天想着跑步,为国争光。这都出自于他的一颗浓厚的爱国之心。让我们都向他学习吧!归根结底,我现在只想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2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它让我深有感触。

 这部**讲了一个叫刘长春的人,他热爱跑步,也有一副好身材,被别人称为“短跑王”。他的梦想是为国争光,参加奥林匹克。为了能参加奥林匹克,他不得不含泪向父亲和妻儿告别。他一路躲过关东军的搜查,通过张学良将军的资助,经过海上漂泊的23天,终于代表中国人站在了奥林匹克的跑道上。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虽然只有他一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刘长春身上,体现的是一颗永不服输的精神,它深深地把我震撼。再看看我自己,我总是很难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事做完。就拿练字来说吧,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妈妈在身边监督着,我就把字写漂亮点。可一旦没有了妈妈的督促,我便“刷刷刷”几笔了事。为此,我没少挨家长的批评,可仍然我行我素,老毛病时好时坏。我缺少的就是坚持啊!

 和刘长春一比,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刘长春是多么地勤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论刮风下雨都在努力地练习。我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做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孩子。

 我一定要向刘长春学习呀!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3

 中华民族的奥运精神“不是代表我一个人,而是代表整个民族,整个国家。”

 今天金华市**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在仪式上放映了一部极具感染里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我们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周末看这部影片真的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经过了奥运会我国运动员的努力,诠释了我们民族的奥运精神之后,另外一个奥运会更是让我们感动,那就是我们的残奥会,每次在电视机前看着那些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都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看的。两场奥运比赛就像是**里的一句台词“我们都是战士,只是在不同的战场上”。是的他们都是英勇的战士,能让我们无比感动的战士。

 就像**《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的主角刘长春是一名短跑好手,故事围绕他只身远赴美国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感人故事。刘长春这一体育健将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面对重重阻挠,他抱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心,毅然决然地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和教练一起到美国参加这只有他“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盛会,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决心!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初出茅庐,旅途劳顿(连月漂泊,头天刚到,次日赛跑),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尽管他在男子100米和200米的比赛中都失利,但是刘长春的这种不畏艰难险阻奋勇拼搏的爱国精神,以及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4

 今天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以惊险样式再现了1932年,新中国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含泪告别妻儿,逃出日寇占领的大连,躲避关东军的一路追杀,逃到北京,找到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决意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张学良将军资助他8000千大洋购买船票,经过海上漂泊23天,克服层层险阻,他单刀赴会,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跑道上,“中国人来了!”

 看完**,我久久地沉浸在**所展示的画面里,被刘长春的那种热爱祖国、热的精神:永不放弃,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的精神所感动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坚定意志在闪烁!他虽然没有亲自到战场上去英勇杀敌,但他在193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崇高精神,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2008年在我国的北京将首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可是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血泪努力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固然震撼世人的心,带着悲怆的运动之美;而全民族齐心协力的奥运会更让人心情激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向往与热爱,那是民族大义的华丽乐章。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5

 今天观看了一场爱国主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影片讲述了1932年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历尽千辛万苦,单刀赴会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故事。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刘长春奋力奔跑的画面。奔跑就是贯穿这部影片的主旋律!**把刘长春的硬汉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在日寇入侵的年代,拥有一腔爱国热忱的他没有放弃跑步,激昂的斗志充满了荧屏,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我不觉想起羽泉的那首歌《奔跑》:“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的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中很多镜头都令我难以忘怀,其中有三段情节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段是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逃出日寇魔爪,冒险与修鞋匠父亲离别的场景:汉奸的监视使父子俩不能相认,父亲故作不经意间恰到好处地说:“跑到哪也不能跑到日本人那里当汉奸…”、“出门在外,凡是都得自己拿主意…”这段话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期望和离别时的难舍。紧接着是刘长春和妻子在火车站离别的场景:怀孕的妻子赶到火车站,因为日寇的搜查,妻子苦寻不到刘长春,直到火车发动了,才看到车窗里的刘长春。两人打了一个照面,来不及说上一句话,妻子在月台追着火车喊:“我有孩子了!”火车渐行渐远,两人热泪盈眶。日寇侵华这段熟悉而屈辱的历史,令我心里涌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冲动。**情节细腻的处理,塑造了刘长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起了我情感上的共鸣,浓重的压抑和悲情揪住了我的心,我几欲落泪。

 第二段是刘长春为了及时参加比赛不顾教练的劝阻与美国人打赌的场面。我相信在看到刘长春在湿滑的甲板上奔跑的那十几秒钟,观众是多么的揪心,心中有一种和刘长春一样的信念“一定要赢”。当船长说“刘长春赢了”我仿如影片中现场的观众一般亢奋、激动。当时就想和大家一起欢呼雀跃。当刘长春及时赶至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一刻:凶残的日本鬼子没能阻止他,穷困无助的生活没能阻止他,强劲的太平洋风暴没能阻止他,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刘长春终于来了,他代表四万万同胞来到了奥运赛场。霎那间,拨云见日,花开月明!看台上,当地华侨骄傲地挥舞着“中国人来了”的标语,振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段是刘长春参加奥运比赛的场景。百米大赛前,刘长春保持着与上届奥运冠军成绩相同的中国百米记录10、8秒,而且同组实力不俗的日本选手还是他以前的手下败将,这让国人对他充满了期望,他自己更是信心百倍。前半程的领先更是让人充满期望,可惜后半程体力不支,功亏一篑!失利后,刘长春面无血色,轰然倒地!我们的英雄壮志未酬!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失去拼搏的勇气!百米失利让无能的南京再度退缩,甚至发出电报要求刘长春放弃随后的200米比赛。然而,失利并没有打垮我们的英雄,刘长春恳请教练让他继续参加比赛的那段话深深打动了我——“你说这是全世界的奥林匹克,你说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现在代表国家我来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啊!难道我们就因为不能取胜,我们就应该放弃毁掉这宝贵的第一次吗?难道就因为第一次失败,我们就应该受到蔑视和侮辱吗?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我们的国家正遭受着侵略,我们的民族正经受着战争的苦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骨气,更需要尊严,更需要奥林匹克!”、“我不会放弃比赛,就是死,也不会放弃!”真情流露的这段话把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现场观众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的英雄目光坚毅果敢,话语铿锵有力!“就是死,也不会放弃!”——这是倔强不屈的精神,这是勇往直前的壮志,这是我们打不垮的民族脊梁!

 影片恰到好处地在刘长春200米比赛起跑的那一瞬间结束,画面定格在他起跑的英姿上。我身边的观众在议论:“到底赢了没有啊?”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刘长春在困难重重、历尽艰辛、舟车劳顿、体力尚未恢复的时候仓促上阵,比赛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实,这时候刘长春是否取胜已经不重要了。

 正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的那一句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就是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我们国家和民族饱受侵略和欺辱的年代,刘长春能够站在奥林匹克的跑道上,向全世界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生命在于运动!刘长春不屈的奋斗历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感触到了生命的真谛,我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看到了重在参与、贵在坚持的体育精神,看到了炽热的爱国情操,看到了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时隔76年之后,伟大的祖国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并以51金的优异成绩傲居金牌榜首位,令全世界惊叹!只可惜刘长春前辈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他在天之灵肯定在为祖国的强盛而自豪。当今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牢记刘长春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勇者无惧!缅怀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6

 一部以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为题材的**,又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公映,不仅应该跟家国运命的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而且必须呈现出鼓舞民族士气的励志动机。这是影片本身决定的`,也是中国观众期待的。只要达到了这一目标,善良的观众便不会期待得更多。

 作为观众,我选择了5月22日UME北京华星国际影城22:25放映的一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经被华星国际影城的排片所打动,除了好莱坞的《钢铁侠》、《奇幻精灵历险记》,韩美合拍的《龙之战》与波兰的《盗走达芬奇》之外,方面仍以一天4场的频次排上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会主动地花费60元票价,走进**院观看这样一部奥运题材的国产励志**。

 加上我自己,这一场放映共有7个观众。当镜头定格在主人公刘长春从洛杉矶奥运会的200米预赛跑道上冲出的那一瞬间时,7个人的**院里响起了掌声。观众是极为可爱的,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善待了这部影片。

 但这部影片还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

 我这样表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成绩。事实上,创作者已在各个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这一场放映的票房或许会上升到现在的10倍甚至100倍。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更加满意的数字。

 在我看来,善待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始至终都要去了解观众想看的到底是什么。诚然,观众不会拒绝影片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相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这样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更能为观众感同身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即便如此,了解观众的心理并根据观众的需要讲述这个故事,仍然比满足其他各个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从根本上看,是观众的数量决定着影片的命运。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可以更进一步地聚焦在刘长春的体育天赋和个性魅力。这样,影片所讲述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而且同样会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其实,观众早就知道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只有刘长春“一个人”,但真正渴望弄明白的是,为什么是刘长春“这一个”而不是其他的运动员代表了中国。现在的影片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或许是拍摄条件的限制,或者必须为尊者讳,影片既没有充分展现刘长春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跑步才能,也没有通过独特的细节和有效的情节挖掘人物的性格特质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李兆林饰演的刘长春,已经具备观众想像的、作为一个民族英雄所需的俊朗的外形与坚执的品格,但还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儿子以及作为一个丈夫,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选手必须禀赋的个性魅力。在观众心目中,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除了必须是一个之外,还应该拥有更多的常人的特质。在**中,英雄是可敬的,但走向观众的品质是可爱。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既可以在性上走得更远,也可以在纪实性上开动脑筋。在性上走得更远,便可以博中外体育影片之众长,杂糅刘长春时代中外运动员之性情,打造一个接近于关东大侠的刘长春。体育题材的**,原本就跟动作片具有不可分割的亲缘性。这样,刘长春在东北大学的训练,便可不必安排如此之多的情节,展现德国教练的谆谆教诲与危机解困;刘长春在战乱频仍的大地上追求理想、奋力前行,也可不必表现得如此落魄与悲愤;尤其是大可不必详述邮轮上的一切,那个狭小的空间,无法让刘长春及他的观众快意恩仇、纵横驰骋。而在纪实性上开动脑筋,意味着《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还需要在各个方面捕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貌,努力还原那种更能为观众所认同的环境和氛围,甚至需要在历史文献上进行更有价值的解密和揭密,让刘长春及他的观众最大限度地回到那样的时间和空间,潜心体会一个民族、一个中国人身陷危难之中的遭遇和命运。

 观众善待是**人的运气和福气,善待观众则是**人的职责和品行。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7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最后结束时定格在刘长春一个比赛时那奔腾的动作,它留给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到底刘在比赛中取胜没有?借助刘的一段话:难道说只为了取胜才参加奥林匹克吗?难道说因为不能取胜就不参加奥林匹克吗?

 **定格的时候,我的脑海仿佛漂浮着许多画面,刘长春——我们的奥林匹克英雄,他仿佛从1932年的那一刻奔跑到了2008年的北京。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属于自己的绚丽乐章。在这里,再也不会有阻挠我国体育健儿参与奥运会的场面发生,有的是全民族的鼓舞,无私奉献。

 当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的圣火在北京点燃,中国成为人类传递共同理想的新一站。人们可以将此看作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光荣,看作再圆奥林匹克梦想的亚洲人民的期待,同时更应当看作奥林匹克大家庭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明证。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固然震撼世人的心,带着悲怆的运动之美;而全民族齐心协力的奥运会更让人心情激荡,那是民族大义的华丽乐章。

 全民族在奥运面前空前团结着,友爱着,显示着中华大家庭的坚强与果敢,向世人抛去友好的橄榄枝。健康、运动在普通人身边最大极限普及。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 篇8

 当所有的人都在为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申办欢欣鼓舞时,我们开始去回顾那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去回顾中国在奥运史上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当百年奥运的闭幕式在北京拉下帷幕,中国健儿们一个个站在领奖台上笑对胜利的时候,我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百年前的那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的运动员身上。

 刘长春,一个震撼世界一时,影响中国一世纪的人物。他为中国的奥运翻开了第一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赛场上的飒爽英姿。他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开始了他的奥林匹克之旅,代表中国出征美国,去参加第十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当质疑的目光,讥讽的言语一齐向他袭来的时候,他以巨人的姿态将他们抛在脑后;当天公不再作美,当人心依旧冷漠,他用自己的实力去征服所有的人。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的风。刘长春展现给世界的是中国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一种永不言弃的信念和精神。它可以和胜利划等号。

 百年之后,当我们再回首刘长春的奥运之旅时,我们在乎的不应该是他当时的成与败,荣与耻,而应该是从他身上所获得的那种力量。

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没有福娃

奥组委副解密开幕式为何没福娃出场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晚完美谢幕,精彩文艺演出,高科技声光电的和谐运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拉开了美丽的大幕。不过很多观看了开幕式的网友发现,在开幕式中几乎没有任何福娃元素的体现。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询问了北京奥组委执行副兼秘书长王伟。

王伟副表示,开幕式上具体使用什么元素是总导演张艺谋决定的。也许张导演觉得他要展示的东西太多,必须选择一些首要需要表达的,而福娃元素又不好加入这些表现形式,所以舍弃了五个福娃在开幕式上的表现。

不过王伟同时也给喜欢福娃的网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知道,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福娃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必因为开幕式上没有福娃,而怀疑福娃的受欢迎度。”